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金口玉音

成语拼音

jīn kǒu yù yīn

成语解释

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金口玉音,漠然沉默。”

交口荐誉

成语拼音

jiāo kǒu jiàn yù

成语解释

交:一齐,同时;交口:众口一辞;荐:推举。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柳志厚墓志铭》:“诸公要人,争欲令出我门下,交口荐誉之。”

羞口羞脚

成语拼音

xiū kǒu xiū jiǎo

成语解释

羞:难为情。口和脚都感到害羞。形容言谈举止不大胆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,也有言语钝拙的,也有举止轻浮的,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。”

杜口裹足

成语拼音

dù kǒu guǒ zú

成语解释

杜口:闭住嘴;裹足:止步不前。闭着嘴不敢说,停住脚不敢走。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,远远避开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奏耳。”

朱口皓齿

成语拼音

zhū kǒu hào chǐ

成语解释

皓:白。鲜红的双唇,雪白的牙齿。形容容貌美丽

成语出处

无名氏《杂事秘辛》:“目波澄鲜,眉抚连卷,朱口皓齿,修耳悬鼻,辅魇颐颔,位置均适。”

众口同声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tó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大家所说的都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9回:“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,一路携老挈幼,头顶香盘,挨挨挤挤,众口同声攀留元帅,哭声震地。”

异口同音

成语拼音

yì kǒu tóng yīn

成语解释

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
枉口拔舌

成语拼音

wǎng kǒu bá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信口胡说。多指造谣生事,恶意中伤。

成语出处

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25回:“是那个嚼舌根的?没空生有,枉口拔舌,调唆你来欺负老娘!”

脱口成章

成语拼音

tuō kǒu chéng zhāng

成语解释

出口便成文章。比喻才思敏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黄州再祭文与可文》:“艺学之多,蔚如秋蒉。脱口成章,粲莫可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