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龙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亢龙有悔

成语拼音

kàng lóng yǒu huǐ

成语解释

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乾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”

一龙一猪

成语拼音

yī lóng yī zhū

成语解释

一是龙,一是猪。比喻同时的两个人,高下判别极大。 >> 一龙一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少长聚嬉戏,不殊同队鱼。三十骨骼成,乃一龙一猪。”

恶龙不斗地头蛇

成语拼音

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

成语解释

地头蛇:比喻称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,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说满话!常言道:恶龙不斗地头蛇。”

神龙见首不见尾

成语拼音

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
成语解释

原是谈诗的神韵,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,刚一露面又不见了。也比喻言辞闪烁,使人捉摸不透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。”

降龙伏虎

成语拼音

xiáng lóng fú hǔ

成语解释

原是佛教故事,指用法力制服龙虎。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,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慧皎《梁高僧传》卷十:“能以秘咒咒下神龙。”唐·道宣《续高僧传·习禅一·僧稠》:“闻两虎交斗,咆响振岩,乃以锡杖中解,各散而去。”

活龙活现

成语拼音

huó lóng huó xi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神情逼真,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五:“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,初时也疑惑。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,也信了。”

云龙井蛙

成语拼音

yún lóng jǐng wā

成语解释

云端的龙,井底的蛙。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周鲁《类书纂要》:“云龙喻贵,井蛙喻贱。”

攀龙附凤

成语拼音

pān lóng fù fèng

成语解释

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。 >> 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攀龙鳞,附凤翼。”

蛟龙失水

成语拼音

jiāo lóng shī shuǐ

成语解释

蛟:传说的无角龙。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。比喻英雄失去凭借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二年》:“不可,蛟龙失水,蝼蚁足以制之。”

群龙无首

成语拼音

qún lóng wú shǒu

成语解释

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,无法统一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无首,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