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2

祸乱滔天

成语拼音

huò luàn tāo ti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灾祸、战乱极其严重,天下动荡不安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祸乱滔天,奸逆仍起,至乃幽废重宫,宗庙纪绝。”

凌乱无章

成语拼音

líng luàn wú zhāng

成语解释

无章:没有条理。乱七八糟,没有条理

成语出处

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好容易回到家里,又看见那凌乱无章的家政,儿啼女哭的声音,真是加上我百倍的不痛快。”

禁乱除暴

成语拼音

jìn luàn chú bào

成语解释

禁:制止;乱:混乱;暴:强暴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复仇或问》:“诸凡国法所不及加,与有司所不得而执者,不许其复仇,则无以禁乱除暴也,”

祸乱交兴

成语拼音

huò luàn jiāo xīng

成语解释

兴:起。灾祸和战乱交相兴起,天下不安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衰弊则祸乱交兴,淳和则天下自治。”

拨乱反治

成语拼音

bō luàn fǎn zhì

成语解释

犹拨乱反正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区区见五代之乱,天下涂炭极矣,常有拨乱反治之志。”

徒乱人意

成语拼音

tú luàn rén yì

成语解释

意:心情。只会扰乱人的心情,起不到别的作用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始受命闻一女卒,再受命闻一男生,皆不顾而行,得家书,不发而焚之,曰:‘徒乱人意。’”

拨乱济时

成语拼音

bō luàn jì shí

成语解释

平定乱世,救济时势。同“拨乱济危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太祖皇帝拨乱济时,扶翼刘氏,又用受命于汉。”

目乱精迷

成语拼音

mù luàn jīng mí

成语解释

眼花缭乱,神情迷惑。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,令人惊异。

成语出处

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乐寺》:“异端奇术,总萃其中。剥驴投井,植枣种瓜,须臾之间皆得食。士女观者,目乱精迷。”精,一本作“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