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骑马顶包

成语拼音

qí mǎ dǐng bāo

成语解释

包:包裹。骑着马顶着包。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。 >> 骑马顶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恐马负太沉,顶在头上,可省马力。 《嘻谈续录》

倚马可待

成语拼音

yǐ mǎ kě dài

成语解释

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可以等着完稿。比喻文章写得快。 >> 倚马可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
万马奔腾

成语拼音

wàn mǎ bēn téng

成语解释

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钱多处白丁横带》:“空中如万马奔腾,树杪似千军拥沓。”

仗马寒蝉

成语拼音

zhàng mǎ hán chán

成语解释

仗马:皇宫仪仗中的立马。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。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?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,一鸣则黜之矣。”

下马看花

成语拼音

xià mǎ kàn huā

成语解释

比喻停下来,深入实际,认真调查研究。

成语出处

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牛马不若

成语拼音

niú mǎ bù ruò

成语解释

若;如。不如牛和马。形容极其劳苦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锦帆集·沈广乘》:“人生作吏甚苦,而作令为尤苦,若作吴令,则其苦万万倍,直牛马不若矣。”

戎马劻勷

成语拼音

róng mǎ dān xiào

成语解释

指战乱不宁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遗逸中》:“而《通考》所据晁陈二氏,丁宋末造,戎马劻勷之际,疑其散佚愈众也。”

捅马蜂窝

成语拼音

tǒng mǎ fēng wō

成语解释

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小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,害怕,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。”

风马牛

成语拼音

fēng mǎ niú

成语解释

风:放逸,走失。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,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。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盗侠》:“唐责之:‘某与公风马牛耳,不意盱眙相遇,实慕君子,何至驺卒不若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