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盗名暗世

成语拼音

dào míng àn shì

成语解释

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

正名定分

成语拼音

zhèng míng dìng fēn

成语解释

辨正名分,使名实相符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非有复译不可》:“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,试来译几篇。但这就又是‘批评家’的材料了,其实,正名定分,他是应该叫作‘唠叨家’的。”

冒名顶替

成语拼音

mào míng dǐng tì

成语解释

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,假冒别人的姓名,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、地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五回:“你走了便也罢,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,冒名顶替。”

不名一格

成语拼音

bù míng yī gé

成语解释

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

成语出处
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收藏·元》:“有元一代画家,全讲气韵,不名一格,实能超出唐、宋人刻画之习。”

发名成业

成语拼音

fā míng chéng yè

成语解释

发:显现。发扬名声,成就事业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》:“一抵京师就明经试,退曰:‘此不足发名成业。’”

循名考实

成语拼音

xún míng kǎo shí

成语解释

循:依照;责:要求。按其名而求其实,要求名实相符。亦作循名责实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傅嘏《难刘劭考课法论》:“夫建官均职,清理民物,所以务本也,循名考实,纠励成规,所以治末也。”

无名孽火

成语拼音

wú míng niè huǒ

成语解释

名:称呼;孽:邪。说不出的邪火。指极大的怒气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,从脚跟下直透顶门,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。”

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

成语拼音

shèng míng zhī xià qí shí nán fù

成语解释

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阳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