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刿目怵心

成语拼音

guì mù chù xīn

成语解释

刿:刺伤;怵:惊动。指触目惊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至于秦汉之文,莫不洞达駘宕,刿目怵心。”

骇目惊心

成语拼音

hài mù jīng xīn

成语解释

使人见到非常震惊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修鳞》:“平地水深数丈,树头牵夫藻荇,舵尾压于楼台,骇目惊心,声如万马。”

耳目昭彰

成语拼音

ěr mù zhāo zhāng

成语解释

昭彰: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众人已听到和看到,十分明显。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无法藏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却说刑部审问过,见耳目昭彰,料难隐瞒,十分为过学士不安,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。”

鼠目獐头

成语拼音

shǔ mù zhāng tóu

成语解释

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,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。形容人相貌丑陋,神情狡滑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李揆传》:“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,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。”

满目萧然

成语拼音

mǎn mù xiāo rán

成语解释

萧然:冷落的样子。满目是凄凉的景象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”

瞠目咋舌

成语拼音

chēng mù zé shé

成语解释

瞠:瞪着眼睛。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31回:“桂芳与文炜听了,不由的瞠目咋舌者,竟不知于冰为何如人。”

瞋目切齿

成语拼音

chēn mù qiè chǐ

成语解释

瞋目:发怒时睁大眼睛。瞪大眼睛,咬紧牙齿。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,以说人主。”

有目共赏

成语拼音

yǒu mù gòng shǎng

成语解释

赏:称赞。谁看见了都称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这人负一时盛名,而《湘军志》一书做的委实是好,有目共赏。”

悦目赏心

成语拼音

yuè mù shǎng xīn

成语解释

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。

成语出处

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七:“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,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