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乌鸟之情

成语拼音

wū niǎo zhī qíng

成语解释

乌:乌鸦;乌鸟: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。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文钦《降吴表》:“钦累世受魏恩,乌鸟之情,窃怀愤踊。”

百鸟朝凤

成语拼音

bǎi niǎo cháo fèng

成语解释

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
越鸟巢南枝

成语拼音

yuè niǎo cháo nán zhī

成语解释

越:古代国名,今浙江一带。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,必用向南的树枝。比喻不忘故乡

成语出处

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

穷鸟归人

成语拼音

qióng niǎo guī rén

成语解释

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张普惠传》:“夫穷鸟归人,尚或兴恻。”

鸷鸟不群

成语拼音

zhì niǎo bù qún

成语解释

鸷鸟:猛禽。鸷鸟不合群。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离骚》:“鸷鸟之不群兮,自前世而固然。”

越鸟南栖

成语拼音

yuè niǎo nán qī

成语解释

从南方飞来的鸟,筑巢时一定在南边的树枝上。比喻难忘故乡情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萧统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葫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

倦鸟知还

成语拼音

juàn niǎo zhī huán

成语解释

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蜚鸟尽,良弓藏

成语拼音

fēi niǎo jìn,liáng gōng cáng

成语解释

藏:收藏。飞鸟射尽,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。比喻事成之后,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>> 蜚鸟尽,良弓藏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自齐遗大夫种书曰:‘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……’”

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

成语拼音

zhì niǎo lèi bǎi,bù rú yī è

成语解释

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邹阳传》:“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鸷鸟比诸侯,鹗比天子。”《文选·孔融〈荐祢衡表〉》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,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”李善注:“《史记》赵简子曰: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

鸥鸟忘机

成语拼音

ōu niǎo wàng jī

成语解释

机:机心。指人无巧诈之心,异类可以亲近。比喻淡泊隐居,不以世事为怀

成语出处

唐 陆龟蒙《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》诗:“除却伴淡秋水外,野鸥何处更忘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