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屈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佶屈聱牙

成语拼音

jí qū áo yá

成语解释

佶屈:曲折;聱牙:不顺口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
能屈能伸

成语拼音

néng qū néng shēn

成语解释

能弯曲也能伸直。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,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”

不屈不挠

成语拼音

bù qū bù náo

成语解释

屈:屈服;挠:弯曲。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,表现十分顽强。 >> 不屈不挠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不诎。”

首屈一指

成语拼音

shǒu qū yī zhǐ

成语解释

首:首先。扳指头计算,首先弯下大拇指,表示第一。指居第一位。引申为最好的。

成语出处

清 颜光敏《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》:“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。”

蠖屈不伸

成语拼音

huò qū bù shēn

成语解释

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。比喻人不得志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序》:“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,蠖屈不伸。”

诘屈聱牙

成语拼音

jié qū áo yá

成语解释

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畅;聱牙:读起来拗口、别扭。形容文字晦涩艰深,难懂难读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
以屈求伸

成语拼音

yǐ qū qiú shēn

成语解释

屈:弯曲;伸:伸直伸展。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。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
蠖屈求伸

成语拼音

huò qū qiú shēn

成语解释

蠖:昆虫名,行时屈伸其体。比喻人不遇时,则屈身求隐,待来日再展宏图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
佶屈聱口

成语拼音

jí qū áo kǒu

成语解释

佶屈:曲折、不通顺;聱口:不顺口。形容文句艰涩,不通顺畅达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