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入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出入人罪

成语拼音

chū rù rén zuì

成语解释

指法庭裁判错误,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,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。

成语出处

《唐律·断狱》:“即断罪,失于入者,各减三等;失于出者,各减五等。”

沁入肺腑

成语拼音

qìn rù fèi fǔ

成语解释

沁:渗入,浸润。渗入人的内脏。指感受极深

成语出处

清·张岱《陶庵梦忆·乳酪》:“玉液珠胶,雪腴霜腻;吹气胜兰,沁入肺腑。”

虎入羊群

成语拼音

hǔ rù yáng qún

成语解释

老虎跑进羊群。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、张赶杀贼众,如虎入羊群,纵横莫当。”

病入骨髓

成语拼音

bìng rù gǔ suǐ

成语解释

病到骨头里。形容病势严重,无法医治。也比喻事态严重,无法挽救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鍼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
条入叶贯

成语拼音

tiáo rù yè gu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深入精微,融会贯通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薄葬》:“通人知士,虽博览古今,窥涉百家,条入叶贯,不知审知。”

病入膏肓

成语拼音

bìng rù gāo huāng

成语解释

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形容病情十分严重,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 >> 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
马入华山

成语拼音

mǎ rù huá shān

成语解释

表示天下太平,不再打仗。 >> 马入华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
先入之见

成语拼音

xiān rù zhī jiàn

成语解释

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。指成见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今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