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敛色屏气

成语拼音

liǎn sè bǐng qì

成语解释

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谨慎畏惧,不敢放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》:“县之奸豪,皆敛色屏气,指权相戒,不可犯公法。”

侔色揣称

成语拼音

móu sè chuǎi chèn

成语解释

侔:相等;揣:估量;称:好。形容描写景物,恰到好处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抽子秘思,骋子妍辞,侔色揣称,为寡人赋之。”

变色之言

成语拼音

biàn sè zhī yán

成语解释

使脸色改变的话。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朝有变色之言,则下有争斗之患。”

诸色人等

成语拼音

zhū sè rén děng

成语解释

各种各样、各色各等的人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陆贽《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》:“百姓及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义,均减有无,赒贷贫人,全活数众者,府司具事迹闻奏,朕当授以官秩,蠲其征徭。”

声色狗马

成语拼音

shēng sè gǒu mǎ

成语解释

声:歌舞;色:女色;狗:养狗;马:骑马。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续黄梁》:“声色狗马,昼夜荒淫,国计民生,罔存念虑。”

斗色争妍

成语拼音

dòu sè zhēng yán

成语解释

形容花盛开,竞相逞美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何景明《二月见梅》诗:“巡檐一笑卿相慰,斗色争妍非尔时。”

正色立朝

成语拼音

zhèng sè lì cháo

成语解释

正色: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;朝:朝廷。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孔父正色而立于朝,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,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”

正色厉声

成语拼音

zhèng sè lì shēng

成语解释

态度严正,言辞严厉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王彪之》:“众情疑惧方若锋刃之迫肤,而能处之从容,正色厉声决以大事,非勇者不能也。”

选色征歌

成语拼音

xuǎn sè zhēng gē

成语解释

挑选美女,征召歌伎。指放荡的生活方式。亦作“选歌试舞”、“选舞征歌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余怀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:“结驷连骑,选色征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