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杀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看杀卫玠

成语拼音

kàn shā wèi jiè

成语解释

卫玠:晋人,字叔宝,风采极佳,为众人所仰慕。卫玠被人看死。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。 >> 看杀卫玠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京师人士闻其姿容,观者如堵。玠劳疾遂甚,永嘉六年卒,时年二十七,时人谓玠被看杀。”

可杀不可辱

成语拼音

kě shā bù kě rǔ

成语解释

辱:侮辱。可以牺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。形容做人的尊严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儒行解》:“儒有可亲而不可却,可近而不可迫,可杀而不可辱。”

生杀之权

成语拼音

shēng shā zhī quán

成语解释

生:叫人活;杀:叫人死。操纵着叫人生或死的权力。形容权力很大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》第28卷:“况郭解之论,以匹夫之细,窃生杀之权,罪已不容于诛矣。”

格杀勿论

成语拼音

gé shā wù lùn

成语解释

格:打;格杀:打死;勿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皆可格杀。”

以杀止杀

成语拼音

yǐ shā zhǐ shā

成语解释

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故以战去战,虽战可也。以杀去杀,虽杀可也。”

生杀予夺

成语拼音

shēng shā yù duó

成语解释

生:让人活;杀:处死;予:给予;夺:剥夺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使杀生之机,予夺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丧祭、朝聘、师旅一也。贵贱、杀生、与夺一也。”

格杀无论

成语拼音

gé shā wú lùn

成语解释

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同“格杀勿论”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:“清政府以‘格杀无论’对付人民,人民也以‘格杀无论’对待卖国贼。”

扑杀此獠

成语拼音

pū shā cǐ lǎo

成语解释

扑杀:打死;獠:古时骂人的话。打死这个坏家伙。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。 >> 扑杀此獠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褚遂良传》:“武氏从幄后呼曰:‘何不扑杀此獠?’”

格杀不论

成语拼音

gé shā bù lùn

成语解释

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皆可格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