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绘声绘影

成语拼音

huì shēng huì yǐ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

成语出处

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绘声绘影,字字阴森,绿人毛发,真乃笔端有鬼。”

怪声怪气

成语拼音

guài shēng guài qì

成语解释

形容声音、语调、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二心集·宣传与做戏》:“以关老爷、林妹妹自命,怪声怪气,唱来唱去,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。”

风声目色

成语拼音

fēng shēng mù sè

成语解释

声:歌舞;色:女色。指纵情声色

成语出处

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第二卷:“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别宅女妇,风声目色。”

怨声盈路

成语拼音

yuàn shēng yíng lù

成语解释

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高肇传》:“肇既当衡轴,每事任己,本无学识,动违礼度,好改先朝旧制,出情妄作,减削封秩,抑黜勋人。由是怨声盈路矣。”

同声相求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xiāng qiú

成语解释

指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、聚合。

成语出处

唐·萧颖士《江有归舟》:“同声相求,尔后我先,安得而不问哉?”

粗声粗气

成语拼音

cū shēng cū qì

成语解释

指人说话嗓门很粗

成语出处

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:“用枪指着他,粗声粗气地说:‘狗汉奸,你糟害老百姓,杀咱八路军,咱们县上批准了,今天执行你。’”

不声不气

成语拼音

bù shēng bù qì

成语解释

指不说话;不出声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你们只想自己的爱人像旧式妇女一样,百依百顺,不声不气,来服侍你们。”

大声疾呼

成语拼音

dà shēng jí hū

成语解释

疾:快。大声呼喊,引起人们注意。 >> 大声疾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行且不息,以蹈于穷饿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大其声而疾呼矣。”

哀声叹气

成语拼音

āi shēng tàn qì

成语解释

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
金声玉色

成语拼音

jīn shēng yù sè

成语解释

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大传》第四卷:“千七百七十三诸侯,皆莫不磬折玉音,金声玉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