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识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不识好歹

成语拼音

bù shí hǎo dǎi

成语解释

不知好坏。指愚蠢,缺乏识别能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[九阿姐]方才告诉我许多话,说你不识好歹,放着鹅毛不知轻,顶着磨子不知重,心下好生不悦。”

不识高低

成语拼音

bù shí gāo dī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、轻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一回:“你这小畜生,不识高低!看棍。”

卓识远见

成语拼音

zhuó shí yuǎn jiàn

成语解释

卓:高超;识:见识。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》:“去年我们两国领导人在东京作出了一个具有卓识远见的决策,就是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,来发展。”

强识博闻

成语拼音

qiǎng shí bó wén

成语解释

指记忆力强,见闻广博。同“强记博闻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寿序》:“生平无他嗜好,以著述为性命,强识博闻,达于国家掌故。”

闳识孤怀

成语拼音

hóng shí gū huái

成语解释

远大的见解,独特的情操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国藩《圣哲画像记》:“班氏闳识孤怀,不逮子长远甚。”

有识之士

成语拼音

yǒu shí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天下有识之士,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,千秋万岁之后,庙堂必不血食矣。”

深识远虑

成语拼音

shēn shí yuǎn lǜ

成语解释

深:精到;虑:思考,谋划。有深广的见识,长远的考虑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林列传》:“古之明王,深识远虑,动居其厚。”

旧识新交

成语拼音

jiù shí xīn jiāo

成语解释

识:相识;交:结交。老相识新朋友。形容朋友很多

成语出处

清·黄遵宪《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》诗:“旧识新交遍天下,可如亲戚话依依。”

不识不知

成语拼音

bù shí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