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指事类情

成语拼音

zhǐ shì lèi qíng

成语解释

谓阐述事理,譬喻情状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然善属书离辞,指事类情,用剽剥儒、墨,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。”

询事考言

成语拼音

xún shì kǎo yán

成语解释

询:查询;考:考核。查询、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。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尧典》:“询事考言,乃言底可绩。”

完事大吉

成语拼音

wán shì dà jí

成语解释

指事情结束了,或东西完蛋了(多含贬义)。

成语出处

庐隐《东京小品》:“用肥皂乱擦了一遍,又跳到池子里洗了洗,就算完事大吉。”

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

成语拼音

móu shì zài rén,chéng shì zài tiān

成语解释

旧谚。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,至于能否达到目的,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。

成语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3回:“孔明叹曰:‘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不可强也!’”

百事无成

成语拼音

bǎi shì wú chéng

成语解释

犹言一事无成。什么事情都没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》诗:“更将何面上春台,百事无成老又催。”

大事化小

成语拼音

dà shì huà xiǎo

成语解释

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7回:“他再借些,自然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了。”

谋事在人

成语拼音

móu shì zài rén

成语解释

谋:谋划,安排。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孔明叹曰:‘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不可强也!’”

敬事不暇

成语拼音

jìng shì bù xiá

成语解释

敬:恭敬。事:侍奉,为他人效劳。暇:空闲。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,忙得没有闲暇之时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从荣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从珂威名,每于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

一事不知

成语拼音

yī shì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同“一物不知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隐逸传·陶弘景》:“读书万余卷,一事不知,以为深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