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是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公是公非

成语拼音

gōng shì gōng fēi

成语解释

公认的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人能胜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则是为公是,非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赏,违之必罚。”

大是大非

成语拼音

dà shì dà fēi

成语解释

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。

成语出处

徐迟《歌德巴赫猜想》:“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,大是大非,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。”

说是谈非

成语拼音

shuō shì tán fēi

成语解释

①评说是非。②指搬弄口舌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点绛唇·赠妓》:“不问生熟办酒食,他便要异盏传杯,说是谈非,斜眼相窥。”

桥是桥,路是路

成语拼音

qiáo shì qiáo,lù shì lù

成语解释

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。同“桥归桥,路归路”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七:“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。我姓韩的桥是桥,路是路,一清二白的,怕谁来歪我不成,倒要问问老赵哥?”

貌是心非

成语拼音

mào shì xīn fēi

成语解释

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。比喻表里不一。同“貌是情非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》:“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

今是昨非

成语拼音

jīn shì zuó fēi

成语解释

现在是对的,过去是错的。指认识过去的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

改是成非

成语拼音

gǎi shì chéng fēi

成语解释

是:正确的,对的;非:错误的。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。指颠倒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三折:“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,似这般所为,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。”

国是日非

成语拼音

guó shì rì fēi

成语解释

国是:国事;非:不是。国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坏

成语出处

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卷:“自是朝政反复,国是日非,卒至夷虏之祸。”

古是今非

成语拼音

gǔ shì jīng fēi

成语解释

古代、现在的是非得失。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:“一个待咏月嘲风,一个待飞觞走斝,谈些古是今非,下学上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