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拜手稽首

成语拼音

bài shǒu qǐ shǒu

成语解释

拜手:作揖;稽首:古时的一种跪拜礼,叩头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的。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益稷》:“皋陶拜手稽首。”

一手包办

成语拼音

yī shǒu bāo bàn

成语解释

指一人独揽,不让别人插手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你一手包揽,我只晴我的手头钱。”

携手接武

成语拼音

xié shǒu jiē wǔ

成语解释

携:牵引;武:脚步。手牵手,跟紧脚步。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

成语出处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回仙》:“为人若反是,虽携手接武,终不成道。”

束手待死

成语拼音

shù shǒu dài sǐ

成语解释

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同“束手待毙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曹兵既至,岂可束手待死,某愿助使君破之。”

敛手待毙

成语拼音

liǎn shǒu dài bì

成语解释

毙:死。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靖康时事》:“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,窃痛一时之祸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数十万,曾不能北向发一矢、获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毙。”

举手可采

成语拼音

jǔ shǒu kě cǎi

成语解释

举:抬起;采:摘,拿。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许慈传》:“祖宗制度之仪,丧纪五服之数,皆指掌画地,举手可采。”

举手相庆

成语拼音

jǔ shǒu xiāng qìng

成语解释

指举手加额,以相庆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甘露颂》序:“群臣莫不欣择,百姓莫不蹈舞,举手相庆。”

慌手慌脚

成语拼音

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动作忙乱。

成语出处
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5回:“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。”

拱手而降

成语拼音

gǒng shòu ér xiáng

成语解释

拱手: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。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聚兽牌》第一折:“斩汉将汤浇瑞雪,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。”

摇手触禁

成语拼音

yáo shǒu chù jìn

成语解释

摇:动;触:触犯。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。比喻法令繁琐苛刻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民摇手触禁,不得耕桑,繇役繁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