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天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遮天蔽日

成语拼音

zhē tiān bì rì

成语解释

遮蔽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三回:“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,黑洞洞遮天蔽日,都是皂雕旗。”

吁天呼地

成语拼音

yù tiān hū dì

成语解释

呼天唤地。形容极度悲切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陈徐陵《檄周文》:“翊从潇湘,空竭关陇,荆梁左右,汉沔东西。吁天呼地,望伫哀救。”

洞天福地

成语拼音

dòng tiān fú dì

成语解释

原为道家语,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。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光庭《洞天福地记》:“列出十大洞天、三十六小洞天、七十二福地的名称。”

顶天立地

成语拼音

dǐng tiān lì dì

成语解释

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
终天之恨

成语拼音

zhōng tiān zhī hèn

成语解释

终天:终身。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一门旌奖》:“卑人空怀罔极之思,徒抱终天之恨。”

震天铄地

成语拼音

zhèn tiān shuò dì

成语解释

震:震动;铄:照亮。震动和照亮大地。形容声势浩大、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17节:“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,震天铄地之奇观,其决不远也。”

普天之下

成语拼音

pǔ tiān zhī xià

成语解释

指整个天下;遍天下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
怨天忧人

成语拼音

yuàn tiān yóu rén

成语解释

怨:怨恨;天:命运;忧:责怪。怨恨天命,责怪别人。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,埋怨别人。 >> 怨天忧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

老天拔地

成语拼音

lǎo tiān bá dì

成语解释

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9回:“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,跑什么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