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街头市尾

成语拼音

jiē tóu shì wěi

成语解释

泛指大街小巷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云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今日未吃茶上堂堵人会心,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若恁么。”

针头线尾

成语拼音

zhēn tóu xiàn wěi

成语解释

缝纫用的针线等物。

成语出处

夏萍《曾宪梓传》第一部分:“要生存,必须努力开垦,举凡‘家头窑尾、灶头锅尾、针头线尾。田头地尾’的各种劳作,客家妇女无不参与,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、同甘共苦。”

搔头弄姿

成语拼音

sāo tóu nòng zī

成语解释

原指梳妆打扮。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(含贬义)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固独粉饰貌,搔头弄姿。”

灰头土脸

成语拼音

huī tóu tǔ liǎn

成语解释

指面容污秽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4回:“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,自己讨了保,灰头土脸,瘸狼渴疾,走到家中。”

口头禅

成语拼音

kǒu tóu chán

成语解释

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。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懋《野客丛书》附录:“平生不学口头禅,脚踏实地性虚天。”

鳌头独占

成语拼音

áo tóu dú zh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献升平策,独占鳌头第一名。”

披头跣足

成语拼音

pī tóu xiǎn zú

成语解释

跣足:光脚。头发散乱,打着赤脚。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军士曰:‘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,相随一伙百姓妇女,投南而走。’”

蓬头散发

成语拼音

péng tóu sàn fà

成语解释

形容头发披垂,非常散乱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60回:“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,和开路鬼一般。”

蓬头跣足

成语拼音

péng tóu xiǎn zú

成语解释

蓬:散乱。跣:赤脚。头发散乱,双脚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。亦作“披头跣足”、“蓬头赤脚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,其妻蓬头跣足,随伴送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