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风土人情

成语拼音

fēng tú rén qíng

成语解释

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、礼节、习惯的总称。

成语出处

清 钮琇《觚剩 七月天》:“若就服食居处而言,以及风土人情之变,真堪发人一嘘。”

水土不伏

成语拼音

shuǐ tǔ bù fú

成语解释

水土:指地方,引申为自然环境。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大抵此症,起于饮食失调,兼之水土不伏,食积于小腹之中,凝滞不消,遂至生热,升至胸中,便觉饥饿。”

桑土之谋

成语拼音

sāng tǔ zhī móu

成语解释

比喻勤于经营谋划,防患未然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全汤之策。”

粪土不如

成语拼音

fèn tú bù rú

成语解释

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。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单可恨的,偏生要把前妻男女,百般凌虐,粪土不如。”

方土异同

成语拼音

fāng tǔ yì tóng

成语解释

方土:指各地形胜物产人情。指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形物产等共同点和不同点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浑传》:“令中书指宣明诏,问方土异同,贤才秀异,风俗好尚,农桑本务。”

率土宅心

成语拼音

shuài tǔ zhái xīn

成语解释

率土:四海之內。宅心:归心。指天下归心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后妃传下》:“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:‘嗣皇诞哲岐嶷, 继承天统,率土宅心,兆庶蒙赖。’”南朝·梁武帝《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》:“威惠外宣,德行内敏,群后归美,率土宅心,可立纲为皇太子。”

飞土逐害

成语拼音

fēi tǔ zhú hài

成语解释

抛掷土丸以逐禽兽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,故作弹以守之,绝鸟兽之害。故歌曰‘断竹续竹,飞土逐害’之谓也。”

桑土绸缪

成语拼音

sāng tǔ chóu mi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勤于经营,防患未然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豳风·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

抔土巨壑

成语拼音

póu tǔ jù hè

成语解释

抔土:一掬土,形容很少。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。形容得少失多,两者悬殊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学东坡移居》诗:“得损不相偿,抔土填巨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