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人微言贱

成语拼音

rén wēi yán jiàn

成语解释

犹言人微言轻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曾巩《泰山祈雨文》:“吏思其繇,奔走群望,而人微言贱,不能上动。”

力微任重

成语拼音

lì wēi rèn zhòng

成语解释

微:小。能力小而任务重

成语出处

唐·张说《让平章事表》:“若志小谋大,力微任重,岂敢顾惜微躯?”

清微淡远

成语拼音

qīng wēi dàn yuǎn

成语解释

清雅微妙,淡泊深远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,也曾看过。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,也有清微淡远的。”

积微致着

成语拼音

jī wēi zhì zhe

成语解释
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夫盡小者大,積微者箸,德至者色澤洽,行盡而聲問遠。”后以“積微致著”谓事细微时人所不察,积多积久便成显著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積微致著,累淺成深,鴻羽所以沉龍舟,羣輕所以折勁軸,寸飆所以燔百尋之室,蠧蝎所以仆連抱之木也。”亦作“ 積微成著 ”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上历新法表》:“夫圓極常動,七曜運行,離合去來,雖有定勢,以新故相涉,自然有毫末之差,連日累歲,積微成著。”

听微决疑

成语拼音

tīng wēi jué yí

成语解释

微:隐微。注意细微的情节,解决疑难的问题。形容思想缜密,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

成语出处

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,能屏谗权实。”

浸微浸消

成语拼音

jìn wēi jìn xiāo

成语解释

浸:渐渐;微:衰败;消:消失。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

成语出处

宋·苏洵《审势》:“浸微浸消,释然而溃。”

积微致著

成语拼音

jī wēi zhì zhù

成语解释

积:集聚;微:细微;著:显著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经过长期积累,就会变得显著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廖》:“积微致著,累浅成深,鸿羽所以沉龙舟,群轻所以折劲轴。”

人微言轻

成语拼音

rén wēi yán qīng

成语解释

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 >> 人微言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某已三奏其事,至今未报,盖人微言轻,理当自尔。”

杜微慎防

成语拼音

dù wēi shèn fáng

成语解释

杜:杜绝,断绝;慎:谨慎。杜绝细微,谨慎防备萌芽。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胡松传》:“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,武库仗内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执弗许。

防微虑远

成语拼音

fáng wēi lǜ yuǎn

成语解释

虑:考虑,思虑。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,就加以防止,并考虑长远的计策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由是洞启宸衷,大破群议,运筹制胜,举无遗策,防微虑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