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福无十全

成语拼音

fú wú shí quán

成语解释

全:完备,齐全。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祭钱伯同母硕人文》:“子心罔极,福无十全。登进方隆,忍此弃捐。”

永无止境

成语拼音

yǒng wú zhǐ jìng

成语解释

止境:尽头。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秦岭之夜》:“秦岭上还有积雪,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。”

杳无音信

成语拼音

yǎo wú yīn xìn

成语解释

音信:消息,回信。没有一点消息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孝迈《咏水仙》词:“惊鸿去后,轻抛素袜,杳无音信。”

身无长物

成语拼音

shēn wú cháng wù

成语解释

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贫穷。 >> 身无长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对曰:‘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’”

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

成语拼音

nèi wú yuàn nǚ,wài wú kuàng fū

成语解释

怨女: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;旷夫: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。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,成家立业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当是时也,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。”

百无禁忌

成语拼音

bǎi wú jìn jì

成语解释

百:所有的,不论什么;禁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

断无此理

成语拼音

duàn wú cǐ lǐ

成语解释

断:绝对,一定。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1回:“一个少年妇女,独自在外,又无同伴,靠卖诗文过日子,恐怕世上断无此理。”

金无足赤

成语拼音

jīn wú zú chì

成语解释

足赤:成色十足的金子。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戴复古《寄兴》:“黄金无足色,白璧有微瑕。求人不求备,妾愿老君家。”

计无所施

成语拼音

jì wú suǒ shī

成语解释

计:计策;施:施展。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因为田承嗣所縻,曾因讨叛,飞矢中肩。左右与之拔箭,而镞留于骨……曹进痛楚,计无所施。”

漫无边际

成语拼音

màn wú biān jì

成语解释

形容非常广阔,一眼望不到边。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,离题很远。

成语出处
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4章:“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、漫无边际的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