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礼无不答

成语拼音

lǐ wú bù dá

成语解释

礼:礼数。一方以礼相待,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。亦指不受他人之礼,必以报答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燕义》:“君举旅于宾,及君所赐爵,皆降再拜稽首,升成拜,明臣礼也。君答拜之,礼无不答,明君上之礼也。”

不无小补

成语拼音

bù wú xiǎo bǔ

成语解释

补:补助,补益。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〈尚书〉一·纲领》:“诸家虽或浅近,要亦不无小补,但在详择之耳。”

益无忌惮

成语拼音

yì wú jì dàn

成语解释

益:更加;忌惮:顾忌。更加没有顾忌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壬午应诏封事》:“适所以使之窥见我之底蕴,知我之无谋,而益无忌惮耳。”

一无所好

成语拼音

yī wú suǒ hào

成语解释

好:喜爱。指没有一种爱好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1回:“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。家父一生一无所好,就只喜茶。”

杳无踪影

成语拼音

yǎo wú zōng yǐng

成语解释

一点踪迹都没有。指不知去向。同“杳无踪迹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但见云暗江心,波涛滚滚,杳无踪影。”

兵无常形

成语拼音

bīng wú cháng xíng

成语解释

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指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计》“兵者,诡道也”三国·魏·曹操注:“兵无常形,以诡诈为道。”

道无拾遗

成语拼音

dào wú shí yí

成语解释

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商贾重宝,单车露宿,牛马放牧,道无拾遗。”

殆无虚日

成语拼音

dài wú xū rì

成语解释

殆:几乎;虚:空。几乎没有一天空着。形容几乎天天如此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·大礼》:“先自前一月来,次第按试习仪,殆无虚日。”

野无遗才

成语拼音

yě wú yí cái

成语解释

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同“野无遗贤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阳尼传》:“举贤良,黜不肖,使野无遗才,朝无素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