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风行草偃

成语拼音

fēng xíng cǎo yǎn

成语解释

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
鸭行鹅步

成语拼音

yā xíng é bù

成语解释

步:走。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缓慢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二折:“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,肚迭胸高,鸭步鹅行。”

横行直走

成语拼音

héng xíng zhí zǒu

成语解释

任意奔走,毫无顾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当初金鞑子、元鞑子,在中国横行直走,没有一个敢挡住他。”

计行言听

成语拼音

jì xíng yán tīng

成语解释

行其计,听其言。形容十分信任。

成语出处

《金史·术虎高琪传》:“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,州郡残破不复恤也。宣宗惑之,计行言听,终以自毙。”

风行雨散

成语拼音

fēng xíng yǔ s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。同“风流云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陈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又闻本朝王公,都人士女,风行雨散,东播西流。”

躬行节俭

成语拼音

gōng xíng jié jiǎn

成语解释

躬行:亲自践行。亲自做到节约勤俭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。”

倒行逆施

成语拼音

dào xíng nì shī

成语解释

原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。 >> 倒行逆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

当行出色

成语拼音

dāng háng chū sè

成语解释

指做本行本业的事,成绩特别显著。

成语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师老爷吃上这袋烟,越发谈得高兴了,道是今年的会墨,那篇逼真大家,那篇当行出色。”

寻行逐队

成语拼音

xún xíng zhú duì

成语解释

犹言成群结队。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五卷:“众人寻行逐队,各据坐头,讨浆索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