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牙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辅牙相倚

成语拼音

fǔ yá xiāng yǐ

成语解释

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。比喻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藩镇传·李正己》:“本名怀玉,至是赐今名,遂有淄、青、齐、海、登、菜、沂、密、德、棣十州,与田承嗣、薛嵩、李宝臣、梁崇义辅牙相倚。”

犬牙相错

成语拼音

quǎn yá xiāng cuò

成语解释

错:交叉,错杂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,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。也比喻情况复杂,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。 >> 犬牙相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中山靖王传》:“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,先帝所以广封连城,犬牙相错者,为盘石宗也。”

矜牙舞爪

成语拼音

jīn yá wǔ zhǎo

成语解释

矜:通“兢”,动。形容狰狞凶猛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题群龙图》:“峡外六龙狞以凶,矜牙舞爪趹战攻。”

打牙撂嘴

成语拼音

dǎ yá liào zuǐ

成语解释

打牙:说闲话。指说闲话,相互嘲弄戏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这里他女人陪着这些丫鬟小厮吃酒,又和那小厮们打牙撂嘴儿的玩笑。”

龇牙裂嘴

成语拼音

zī yá liè zuǐ

成语解释

露出牙,张开嘴。形容凶狠难看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七回:“杨雄、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,只见杜兴下了马,入得庄门,见他模样,气得紫涨了面皮,龇牙露嘴,半晌说不的话。”

犬牙相制

成语拼音

quǎn yá xiāng zhì

成语解释

制:牵制。指地界连接,如犬牙交错,可以互相牵制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孝文帝纪》:“高帝封王子弟,地犬牙相制。”

齿牙之猾

成语拼音

chǐ yá zhī huá

成语解释

指谗言造成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》:“然以忧栗间于多虞,卒成耳环目之塞,道致齿牙之猾。”

齿牙馀惠

成语拼音

chǐ yá yú huì

成语解释

指帮人说好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九娘》:“生乃坐,请所命。曰:‘令女甥寡居无耦,仆欲得主中馈。屡通媒妁,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。幸无惜齿牙馀惠。’”

聱牙戟口

成语拼音

áo yá jǐ kǒu

成语解释

形容文词艰涩,拗口难读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文苑传三·李攀龙》:“所拟乐府,或更古数字为己作,文则聱牙戟口,读者至不能终篇。”

齿牙为祸

成语拼音

chǐ yá wéi huò

成语解释

齿牙:比喻谗言。指谗言拨弄,造成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初,献公将伐骊戎,人曰:‘齿牙为祸。’及破骊戎,获骊姬,爱之,竟以乱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