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知音谙吕

成语拼音

zhī yīn àn lǚ

成语解释

谙:熟悉;吕: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,泛指音乐。指深通乐律

成语出处

明·桑绍良《独乐园》第三折:“一个家知音谙吕,一个家唾玉喷珠。”

亢音高唱

成语拼音

gāng yīn gāo chàng

成语解释

亢:喉咙。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傅毅《舞赋》:“动朱唇,纡清扬,亢音高唱,为乐之方。”

哓音瘏口

成语拼音

xiāo yīn tú kǒu

成语解释

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:“虽然,菲封不弃,敝帚自珍,哓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

八音遏密

成语拼音

bā yīn è mì

成语解释

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鸾音鹤信

成语拼音

luán yīn hè xìn

成语解释

比喻仙界的音信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罗隐《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》诗:“鸾音鹤信杳难回,凤驾龙车早晚来。”

聆音察理

成语拼音

líng yīn chá lǐ

成语解释

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
同音共律

成语拼音

tóng yīn gòng lǜ

成语解释

音律相同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且吴与越,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