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在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事在人为

成语拼音

shì zài rén wéi

成语解释

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。在一定的条件下,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九回:“事在人为耳,彼朽骨者何知。”

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

成语拼音

jiàng zài wài,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

成语解释

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>> 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兵法·变篇》

自在逍遥

成语拼音

zì zài xiāo yáo

成语解释

逍遥:放任不羁,悠然自得的样子。形容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

成语出处

金·王丹桂《武陵春·寄乐亭刘嗣昌》词:“自在逍遥随分过,兀兀养天真。”

危在旦夕

成语拼音

wēi zài dàn xī

成语解释

旦夕:早晨和晚上,形容时间短。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 >> 危在旦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

亡在旦夕

成语拼音

wáng zài dàn xī

成语解释

旦:早晨;夕:晚上。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 >> 亡在旦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大军已驻乎心腹,鼎鱼幕燕,亡在旦夕。 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

志在千里

成语拼音

zhì zài qiān lǐ

成语解释

形容志向远大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
箭在弦上

成语拼音

jiàn zài xián shàng

成语解释

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为形势所迫,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。 >> 箭在弦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注引《魏志》:“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。”

迫在眉睫

成语拼音

pò zài méi jié

成语解释

形容事情已到眼前,情势十分紧迫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曰:向吾见若眉睫之间。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。”

命在旦夕

成语拼音

mìng zài dàn xī

成语解释

旦夕:早晚之间,形容极短的时间。生命垂危,很快会死去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陈子昂《为建安王与诸将书》:“尽病水肿,命在旦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