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折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桂折一枝

成语拼音

guì shé yī zhī

成语解释

比喻登科及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,岂料词场中第频。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

斗折蛇行

成语拼音

dǒu zhé shé xíng

成语解释

斗折: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。像北斗星一样弯曲,像蛇一样曲折行进。形容道路曲折蜿蜒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:“漂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
百折不摧

成语拼音

bǎi zhé bù cuī

成语解释

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辙《祭亡兄端明文》:“义气外强,道心内全,百折不摧,如有待然。”

鼎折覆餗

成语拼音

dǐng shé fù s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力薄任重,必致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鼎》:“九四,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”孔颖达疏:“施之于人,知小而谋大,力薄而任重,如此必受其至辱,灾及其身也,故曰其形渥,凶。”

七折八扣

成语拼音

qī zhé bā kòu

成语解释

比喻折扣很大,减掉了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8回:“这里的客店钱,就拿两块洋钱出来,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。”

三折其肱

成语拼音

sān zhé qí gōng

成语解释

肱:手臂。指多次折断胳臂,在治疗过程中,就能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医生。比喻处事遭受挫折多,就会富有经验,而成为这方面的行家。 >> 三折其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

不折不扣

成语拼音

bù zhé bù kòu

成语解释

折、扣:出售商品时,按定价减去的成数。没有折扣,表示完全、十足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
百折不回

成语拼音

bǎi zhé bù huí

成语解释

折:挫折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宁折不弯

成语拼音

nìng zhé bù wān

成语解释

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,只会断折,不会弯曲变形。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。

成语出处

《齐民要术·卷五·种榆白杨》:“白杨性甚劲直,堪为屋材,折则折矣,终不曲挠。”

百折不屈

成语拼音

bǎi zhé bù qū

成语解释

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恽敬《〈卓忠毅公遗稿〉书后》:“一旦竟成其名,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,必不能千百年之后,人人变色动容,有一百折不屈之人,如在其心,如出其口,如忠毅、方学士、铁尚书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