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

成语拼音

shùn zhī zhě chāng,nì zhī zhě wáng

成语解释

顺:顺从;昌:昌盛;逆:违背;亡:灭亡。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阴阳四时,八位,十二度,二十四节各有教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。”

言之过甚

成语拼音

yán zhī guò shèn

成语解释

话说得太过头了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追求》四:“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。但是,空穴来风,仲翁,你也是太登多了。以后总得注意。”
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

成语拼音

chā zhī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

成语解释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《魏书·乐志》:“但气有盈虚,黍有巨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”

逃之夭夭

成语拼音

táo zhī yāo yāo

成语解释

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。后借用“逃之夭夭”表示逃跑,是诙谐的说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
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

成语拼音

hū zhī jí zhì,huī zhī jí qù

成语解释

呼:召唤;即:就,立刻;挥:挥手。叫他来就来,叫他走就走。形容任意使唤支使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9回:“潘金莲房中,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……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,妇人常叫他雪贼。”

继之以死

成语拼音

jì zhī yǐ sǐ

成语解释

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。”

痛之入骨

成语拼音

tòng zhī rù gǔ

成语解释

伤痛入骨髓。形容伤心到了极点

成语出处

《全相平话·七国春秋》:“齐为无道,以害先王,寡人统位,痛之入骨。”

置之不顾

成语拼音

zhì zhī bù gù

成语解释

置:放着;之:代词;顾:照管。放在那儿不管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那薛蟠得了宝蟾,如获珍宝,一概都置之不顾。”
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

成语拼音

shì zhī bù jiàn,tīng zhī bù wén

成语解释
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终日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