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

成语拼音

pí zhī bù cún,máo jiāng ān fù

成语解释

存:存留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 >> 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
处之泰然

成语拼音

chǔ zhī tài rán

成语解释

处:处理,对待;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。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。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。 >> 处之泰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爰初发迹,遘此颠沛,神情玄定,处之弥泰。”

付之一叹

成语拼音

fù zhī yī tàn

成语解释

叹一口气。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前日之事,我也不计较长短,付之一叹罢了。”

言之不预

成语拼音

yán zhī bù yù

成语解释

没有预先说明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七: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,‘勿谓言之不预也’。”

失之东隅

成语拼音

shī zhī dōng yú

成语解释

东隅:日出的地方。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。 >> 失之东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
呼之或出

成语拼音

hū zhī huò chū

成语解释

呼:招呼;之:代词,指代呼唤的对象。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,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,即将就任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郭忠恕画赞序》:“空蒙寂历,烟雨灭没,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

置之高阁

成语拼音

zhì zhī gāo gé

成语解释

高阁:储藏器物的高架。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
言之无物

成语拼音

yán zhī wú wù

成语解释

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,没有实际内容。

成语出处

清 梁启超《跋》:“言之无物,务尖险,晚唐之极敝也。”

托之空言

成语拼音

tuō zhī kōng yán

成语解释

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赵岐《〈孟子〉题辞》:“仲尼有云:‘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按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作“载之空言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案:孔子之言见《春秋纬》,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。空言谓褒贬是非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