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诸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公诸于世

成语拼音

gōng zhū yú shì

成语解释

向社会上公开,使人们知道

成语出处

《上饶集中营·茅家岭地狱》:“把许多革命青年、爱国志士的遭遇,公诸于世。”

公诸同好

成语拼音

gōng zhū tóng hào

成语解释

公:公开;诸:之于;同好:爱好相同的人。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,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胡凤丹《〈龙川文集〉辨伪考异跋》:“虽经同人研究再三,余心犹耿耿,未敢公诸同好。”

付诸洪乔

成语拼音

fù zhū hóng qiáo

成语解释

洪乔:晋朝人,姓殷名羡,字洪乔。比喻书信遗失。 >> 付诸洪乔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殷洪乔作豫章郡,临去,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。既至石头,悉掷水中,因祝曰:‘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。’”
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

成语拼音

cáng zh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
成语解释

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

投诸四裔

成语拼音

tóu zhū sì yì

成语解释

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流四凶族,浑敦、穷奇、寿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

付诸一炬

成语拼音

fù zhū yī jù

成语解释

炬:火把。一把火全部烧了。同“付之一炬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在这许多名片里面,捡出一张,上写着颜轶回,……其余都付诸一炬。”

置诸度外

成语拼音

zhì zhū dù wài

成语解释

置:放;度:打算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放在心上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我考虑得很纯熟。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。”

付诸东流

成语拼音

fù zhū dōng liú

成语解释

付:交给;诸:之于。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,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高适《封丘作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事尽付东流水。”

放诸四海而皆准

成语拼音

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
成语解释

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
托诸空言

成语拼音

tuō zhū kōng yán

成语解释

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朱珪《序》:“若方将试吏事,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,利病之实,不徒托诸空言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