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道而不径

成语拼音

dào ér bù jìng

成语解释

道:走路。径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孝行览》:“故舟而不游,道而不径,能全支体以守宗庙,可谓孝矣。”

儿大不由爷

成语拼音

ér dà bù yóu yé

成语解释
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

成语出处
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2回:“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,儿大不由爷,他也管我不住。”

半身不遂

成语拼音

bàn shēn bù suí

成语解释

遂:通“随”,顺从。原为医学病症名,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。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,部分不好,不够匀称。

成语出处

汉 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》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,或臂不遂者,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。”

诞幻不经

成语拼音

dàn huàn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怪诞虚幻,不合常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三》:“班史《艺文》所志,大抵春秋、战国之作。夏商以前,仅数十种,率皆诞幻不经,当时具悉其伪。”

打抱不平

成语拼音

dǎ bào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遇见不公平的事,挺身而出,帮助受欺负的一方。 >> 打抱不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五回:“不瞒两位说,老汉平生,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。”

一字不落

成语拼音

yī zì bù là

成语解释

落:丢下。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偶然两句吹到耳内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’”

知而不争

成语拼音

zhì ér bù zhēng

成语解释

明知是非而不据理力争。多指不坚持原则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公输》:“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”

自认不讳

成语拼音

zì rèn bù huì

成语解释

讳:隐讳。直截了当地承认,一点也不回避隐瞒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六部成语·刑部》:“自认不讳。”

置水不漏

成语拼音

zhì shuǐ bù lòu

成语解释

置:安放。放着的水一滴也不漏掉。形容说话行事缜密,毫无差错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录》第114卷:“今有学者在某门者,其于考理,非不精当,说得来置水不漏,真是理会得好。”

执迷不反

成语拼音

zhí mí bù fǎn

成语解释

犹执迷不悟。同“执迷不返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若执迷不反,拒逆王师,大军一临,刑兹罔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