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簠簋不修

成语拼音

fǔ guǐ bù xiū

成语解释

簠、簋:古代食器、祭器。借指贪污

成语出处

唐·颜真卿《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》:“公下车,召人吏告之曰:‘官吏有簠簋不修者……未至前一无所问,而今而后,义不相容。”

短褐不完

成语拼音

duān hè bù wán

成语解释

短褐:粗布短衣,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;完:完整。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。形容生活贫苦,衣衫破烂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,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。”

独立不群

成语拼音

dú lì bù qún

成语解释

独立:突出,超群;不群:卓异。比喻超群出众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韦陟传》:“陟自幼风标整峻,独立不群,安石尤爱之。”

不郎不秀

成语拼音

bù láng bù xiù

成语解释

原指不高不下。后比喻不成材。 >> 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沈尤之秀》:“元时称人以郎、官、秀为等第,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,是言不高不下也。”

故旧不弃

成语拼音

gù jiù bù qì

成语解释

故旧:旧交,旧部下;弃:抛弃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、老部下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;无求备于一人。”

不亢不卑

成语拼音

bù kàng bù bēi

成语解释

亢:高傲;卑:低、自卑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 >> 不亢不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朱之瑜《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》:“圣贤自有中正之道,不亢不卑,不骄不诌,何得如此也!”

不丰不杀

成语拼音

bù fēng bù shā

成语解释

丰:厚;杀:减少。不奢侈也不啬俭。不增加也不减少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礼器》:“礼不同,不丰不杀。”

不悱不发

成语拼音

bù fěi bù fā

成语解释

悱: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。发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