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纲目不疏

成语拼音

gāng mù bù shū

成语解释

比喻法令细密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刘公幹以失敬罹罪,文帝问曰:‘卿何以不谨于文宪?’桢答曰:‘臣诚庸短,亦由阶下纲目不疏。’”

耳闻不如眼见

成语拼音

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

成语解释

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 辛替否传》:“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,爵赏不当,破家亡国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眼见。”

按纳不住

成语拼音

àn nà bù zhù

成语解释

按纳:克制。指激动、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不想遇着许仙,春心荡漾,按纳不住,一时冒犯天条。”

大缪不然

成语拼音

dà miù bù rán

成语解释

大错特错,完全不是这样。同“大谬不然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敬修《文忠公行实》:“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,为解说于上,请以百口保其无他。”

一客不烦两家

成语拼音

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

成语解释

烦:烦劳,麻烦。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堂远禅师》:“一鹤不栖双木,一客不烦两家。”

至知不谋

成语拼音

zhì zhī bù móu

成语解释

至知:极聪明的人;谋:谋略,计谋。极聪明的人可以不用谋虑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故曰,至礼有不人,至义不物,至知不谋,至仁无亲,至信辟全。”

鸷鸟不双

成语拼音

zhì niǎo bù shuāng

成语解释

鸷鸟:猛禽。鸷鸟不合群。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猛兽不群,鸷鸟不双。”

知无不尽

成语拼音

zhī wú bù jìn

成语解释

凡是知道的没有不尽说的。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冲竭忠奉上,知无不尽,出入忧勤,形于颜色。”

至死不二

成语拼音

zhì sǐ bù èr

成语解释

至:到。到死不改变

成语出处

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盖内臣性贪苟得,至死不二,遂传为笑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