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倡而不和

成语拼音

chàng ér bù hè

成语解释

倡:同“唱”。和:响应。领唱无人应和。形容有人领导,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倡而不和,意而不戴。”

救过不遑

成语拼音

jiù guò bù huáng

成语解释

救:挽救;遑:闲暇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上卷:“上方综核名实,分别功罪,群臣救过不遑。”

浆水不交

成语拼音

jiāng shuǐ bù jiāo

成语解释

浆水不沾。指为官清廉,无取于民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11卷:“少给佐吏,浆水不交。为从事,大小毕举,郡县敛手。”

虎毒不食儿

成语拼音

hǔ dú bù shí ér

成语解释

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3回:“自古虎毒不食儿,如今朝廷失政,大变伦常,各处荒乱,刀兵四起,天将不祥,祸乱已现。”

恇怯不前

成语拼音

kuāng qiè bù qián

成语解释

恇怯:恐惧畏缩。恐惧畏缩,不敢向前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杨琼传》:“及闻清远之败,益恇怯不前。”

孔席不暖

成语拼音

kǒng xí bù nuǎn

成语解释

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,到处奔走,每至一处,坐席未暖,又急急他往,不暇安居。 >> 孔席不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 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

河水不洗船

成语拼音

hé shuǐ bù xǐ chuán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6回:“你还问声大姐姐去,我落得河水不洗船。”

不哑不聋

成语拼音

bù yǎ bù lóng

成语解释

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指长辈要宽宏大量

成语出处

《古尊宿语录·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岂不见道,不哑不聋,不做大家公。”

鬼神不测

成语拼音

guǐ shén bù cè

成语解释

测:猜想,估计。鬼神也预料不到。形容极其神奇奥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九回:“瑜骇然曰:‘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、鬼神不测之术!若留此人,乃东吴祸根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