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驷马不追

成语拼音

sì mǎ bù zhuī

成语解释

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同“驷马难追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邓析子·转辞》:“一言而非,驷马不能追;一言而急,驷马不能及。”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何得非正刑书,施行四海。刑名一失,驷马不追。”

人事不知

成语拼音

rén shì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指昏迷不醒,失去知觉。同“人事不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宝钗哭得人事不知。”

磨而不磷,湼而不缁

成语拼音

mó ér bù lín,hè ér bù zī

成语解释

谓极坚之物,磨也磨不薄;极白之物,染也染不黑。比喻不受环境影响,经得起考验。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堅乎?磨而不磷。不曰白乎?湼而不緇。” 朱熹 集注:“磷,薄也。湼,染皁物。言人之不善,不能浼己。” 汉 陆贾 《新语·道基》:“潔清明朗,潤澤而濡;磨而不磷,湼而不緇。” 明 李贽 《史纲评要·唐纪·中宗皇帝》:“如 狄公 者,真所謂磨而不磷,湼而不緇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其實信得及他這朵妙法蓮花出污泥而不染,真有個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光景。”亦省作“ 磨不磷,湼不緇 ”。 宋 安晚 《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:“圓成規,方成矩,凛若通才;磨不磷,湼不緇,屹然雅操。”

民心不壹

成语拼音

mín xīn bù yī

成语解释

人民的心意不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六物不同,民心不壹,事序不类,官职不则,同始异终,胡可常也?”

良莠不一

成语拼音

liáng yǒu bù yī

成语解释

莠:狗尾草,很象谷子,常混在禾苗中。比喻好人坏人都有,混杂在一起。难以区分。同“良莠不齐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觉罗满保传》:“闽、浙两省棚民,以种麻靛、造纸、烧灰为业,良莠不一。”

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

成语拼音

cǐ chǔ bù liú rén,huì yǒu liú rén chǔ

成语解释

指这里不可居留,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。 >> 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通俗编》卷十三引《平陈录》:“张贵妃权宠,沈后经半年不得御。陈主当御沈后处,暂入即还,谓后曰:‘何不见留?’赠以诗曰:‘留人不留人,不留人也去。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。’”

出没不常

成语拼音

chū mò bù cháng

成语解释

出现隐没都无规律,捉摸不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纲《与宰相论捍贼札子》:“盖此贼非陆地群盗之比,据重湖环千里,出没不常。”

吃著不尽

成语拼音

chī zhuó bù jìn

成语解释

著:通“着”,穿衣。吃的穿的,享用不尽。比喻生活富裕

成语出处

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14卷:“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,戏语之曰:‘状元试三场,一生吃著不尽。’沂公正色答曰:‘曾平生之志,不在温饱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