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诞妄不经

成语拼音

dàn wàng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荒诞虚妄,不合常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释道·夷僧行法》:“按骥上此疏时,思任发已逃去不获,乃为诞妄不经之语。”

闇室不欺

成语拼音

ān shì bù qī

成语解释

据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卫灵夫人》载, 卫大夫 蘧伯玉 仁智敬上,夜间乘车过 卫灵公 阙,按照礼制下公门,式路马,不以闇昧废礼。后因以“闇室不欺”谓在无人看見的地方,也不作昧心事。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·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》:“闇室不欺,託生安養。”参见“ 不欺暗室 ”。

百足不僵

成语拼音

bǎi zú bù jiā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

成语出处

章炳麟《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》:“即观今日缅甸,已并于英,而本邦土司,以弹丸黑子之地,犹足自保,非人自为首、百足不僵之势耶!”

置而不问

成语拼音

zhì ér bù wèn

成语解释

置:设置。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。指对事情不加过问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》:“上林令吏之不材,而虎圈啬夫,才之过人者也,才者遗而不录,不才者置而不问,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?”

一定不移

成语拼音

yī dìng bù yí

成语解释

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,后形容事理正确,不可改变。同“一定不易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音律》:“至于填词一道,则句之长短,字之多寡,声之平、上、去、入,韵之清浊阴阳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

细大不逾

成语拼音

xì dà bù yú

成语解释

逾:超过。大小方面都不超过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物得其常乐极,极之所集曰声,声应相保曰和,细大不逾曰平。”

矢死不二

成语拼音

shǐ sǐ bù èr

成语解释

矢:同“誓”,发誓;二:二心。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:“瑥得鸦头,横施楚惊。既北绽,又欲夺其志,女矢死不二,因囚置之。”

其乐不穷

成语拼音

qí lè bù qióng

成语解释

穷:穷尽、尽头。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。亦作“其乐无穷”、“其乐无涯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故玄之所在,其乐不穷”

殁而不朽

成语拼音

mò ér bù xiǔ

成语解释

殁:死。人虽然死了,名声或事业长存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与刘总诏》:“卿之先父,为朕元臣,大节殊功,殁而不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