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习无不精

成语拼音

xí wú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习:学习;精:精通。学习没有不精通的

成语出处

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:“自幼好武术,习无不精。”

倜傥不群

成语拼音

tì tǎng bù qún

成语解释

倜傥:洒脱,不拘束。形容洒脱豪放与众不同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索靖传》:“或若登高望其类,或若既往而中顾,或若倜傥不群,或若自检于常度。”

手头不便

成语拼音

shǒu tóu bù biàn

成语解释

手头:手边;便:方便。指手头缺钱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,欠了他几个臭钱。”

伸手不见五指

成语拼音

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

成语解释

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只听得一阵风过处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一时晕倒了。”

冒大不韪

成语拼音

mào dà bù wěi

成语解释

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同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礼志二》:“严谕集议,尚未裁决遵行,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?”

不愤不启

成语拼音

bù fèn bù qǐ

成语解释

愤: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。启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
功成不居

成语拼音

gōng chéng bù jū

成语解释

居:承当,占有。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,不去占为己有。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 >> 功成不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居。”

忿忿不平

成语拼音

fèn fèn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。同“愤愤不平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禅真逸史》第一回:“此时过往人众,见齐德受亏,俱忿忿不平。”

抑郁不平

成语拼音

yì yù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抑郁:压抑郁闷。内心压抑郁闷,心中愤愤不平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4回:“只这七个字,那种抑郁不平之气,也就可想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