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知其不可而为之

成语拼音

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

成语解释

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’”

一虎不河

成语拼音

yī hǔ bù hé

成语解释

原指空手搏虎,徒步渡河,比喻有勇无谋,冒险行事。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
一毫不差

成语拼音

yī háo bù chā

成语解释

指完全相同,没有一点差异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1回:“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,好道打磨不到,也有多个瘢儿,少个蒂儿,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。”

在所不辞

成语拼音

zài suǒ bù cí

成语解释

决不推辞(多用在冒险犯难)。

成语出处

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,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,任何个人的艰险,是在所不辞的。”

远水不救近火

成语拼音

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

成语解释

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。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。 >> 远水不救近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失火而取水于海,海水虽多,火必不灭矣,远水不救近火也。”

言而不信

成语拼音

yán ér bù xìn

成语解释

说话不讲信用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施而不仁,言而不信,怒而不威,是以外貌为之者也。”

殷鉴不远

成语拼音

yīn jiàn bù yuǎn

成语解释

殷:指商朝后期;鉴:镜子。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。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。 >> 殷鉴不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邂逅不偶

成语拼音

xiè hòu bù ǒu

成语解释

碰巧不遇合;意外不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定贤》:“荆柯入秦之计,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,邂逅不偶,为秦所擒。”

洗手不干

成语拼音

xǐ shǒu bù gàn

成语解释

把手洗干净休息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,后来洗手不干,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