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放浪不羁

成语拼音

fàng làng bù jī

成语解释

羁:约束。放纵任性,不加检点,不受约束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长文传》:“少以才学知名,而放荡不羁,州府辟命皆不就。”

凹凸不平

成语拼音

āo tū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

成语出处

方志敏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》:“道路是凹凸不平的,柴屑粪渣,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。”

自视不明

成语拼音

zì shì bù míng

成语解释

自视: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;不明:看不清楚。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

成语出处
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经》第24章:“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”

孜孜不已

成语拼音

zī zī bù yǐ

成语解释

勤勉从事,努力专一,不肯停歇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故乱则统其理,危则致其安,祸则引其福,绝则接其继,幼则代其任,夙夜孜孜不已,凡以为天下厚刘氏也。”

遭家不造

成语拼音

zāo jiā bù zào

成语解释

遭:遇到;造:成。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。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》:“闵予小子,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。於乎皇考。”

一物不知

成语拼音

yī wù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圣人之于天下,耻一物之不知。”

无所不作

成语拼音

wú suǒ bù zuò

成语解释

没有不干的事情。指什么坏事都干。同“无所不为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舜钦《论五事》:“变诈奇邪,无所不作,苟或败露,立便逃亡。”

无所不知

成语拼音

wú suǒ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什么事情都知道,没有不懂得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圣人无所不知,无所不通,故得引而使之焉。”

五谷不分

成语拼音

wǔ gǔ bù fēn

成语解释

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 >> 五谷不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