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吃硬不吃软

成语拼音

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

成语解释

好言好语不听从,态度一强硬,反使屈从了。形容人的外强中干,欺软怕硬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:“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,说胡统领的为人,吃硬不吃软。”

吃粮不管事

成语拼音

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

成语解释

只拿钱不做事。比喻工作不负责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3回:“这些忘八羔子,一个都不在家!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。”

君子不夺人之好

成语拼音

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

成语解释

君子:指品格高尚的人;好:喜爱。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马丹阳三度任风子》:“我这里劝着道着他不采分毫,别人的首级他强要,他小心儿不肯自量度,可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。”

困而不学

成语拼音

kùn ér bù xué

成语解释

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>> 困而不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
何乐不为

成语拼音

hé lè bù wéi

成语解释

乐:乐意;为:做。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?表示愿意去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六回:“此地河道,为患已久,居民被害已深,闻贵人修治河道,虽士商人等,亦必乐于从事;况又发给工钱饭食,那些小民,何乐不为?”

鸡犬不留

成语拼音

jī quǎn bù liú

成语解释

形容屠杀残酷,连鸡狗都不能幸免。 >> 鸡犬不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荀彧传》:“引军从泗南攻取虑、睢陵、夏丘诸县,皆屠之,鸡犬亦尽,墟邑无复行人。”

不打不相识

成语拼音

bù dǎ bù xiāng shí

成语解释

指经过交手,相互了解,能更好地结交、相处。 >> 不打不相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8回:“戴宗道:‘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。常言道:不打不成相识。’”

不衫不履

成语拼音

bù shān bù lǚ

成语解释

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穿长衫,不穿鞋子。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”

不偏不倚

成语拼音

bù piān bù yǐ

成语解释

倚:偏。不偏向任何一方。表示中立或公正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中庸章句》题注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