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不蔓不枝

成语拼音

bù màn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既不蔓延,也不分支。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,不拖泥带水。 >> 不蔓不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

不即不离

成语拼音

bù jí bù lí

成语解释

即:接近,靠近;离:疏远,离开。指对人既不接近,也不疏远。多指对人似亲非亲、似疏非疏的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《圆觉经》卷上:“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”

狗鼠不食汝余

成语拼音

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

成语解释

食:吃。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。 >> 狗鼠不食汝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因不复前而叹曰:‘狗鼠不食汝余,死故应尔。’至山陵,亦竟不临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

诟如不闻

成语拼音

gòu rú bù wén

成语解释

诟:辱骂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,不动声色,形容宽宏大量,有涵养。 >> 诟如不闻的成语故事

烽鼓不息

成语拼音

fēng gǔ bù xī

成语解释

烽鼓:烽火与战鼓;息:停止。比喻战乱不止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晋宋迄今,有切民患;烽鼓相望,岁时不息。”

纷纷不一

成语拼音

fēn fēn bù yī

成语解释

各不相同。纷纷:多而杂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三十回:“也有做‘请宴’的,也有做‘窥醉’的,也有做‘借茶’的,也有做‘刺虎’的,纷纷不一。”

半面不忘

成语拼音

bàn miàn bù wàng

成语解释

见过面就不遗忘。形容记忆力极强。 >> 半面不忘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李贤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,奉即委去。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,识而呼之。”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其聪记强识,半面不忘。”

百折不屈

成语拼音

bǎi zhé bù qū

成语解释

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恽敬《〈卓忠毅公遗稿〉书后》:“一旦竟成其名,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,必不能千百年之后,人人变色动容,有一百折不屈之人,如在其心,如出其口,如忠毅、方学士、铁尚书者也。”

百读不厌

成语拼音

bǎi dú bù yàn

成语解释

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