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卓荦不群

成语拼音

zhuó luò bù qún

成语解释

卓荦:特出;不群:跟一般人不一样。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翰林院庶吉士子——魏先生墓志铭》:“子一风神杰出,少受学于子敬,卓荦不群。”

忠诚不渝

成语拼音

zhōng chéng bù yú

成语解释

忠:忠诚;渝:改变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

成语出处

《第二次握手》:“她是你的同事,你的同志,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!”

遭际不偶

成语拼音

zāo jì bù ǒu

成语解释

指不遇合时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三回:“原来他因为自己辛苦一生,遭际不偶,此番回家,早打了个再不出山的主意。”

遭遇不偶

成语拼音

zāo yù bù ǒu

成语解释

指不遇合时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谭嗣同《先仲兄行状》:“遭遇不偶,居恒忽忽,悲歌感慨,以发其堙郁之气。”

一窍不通

成语拼音

yī qiào bù tōng

成语解释

窍:洞,指心窍。没有一窍是贯通的。比喻一点儿也不懂。 >> 一窍不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

迅雷不及掩耳

成语拼音

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

成语解释

雷声来得非常快,连捂耳朵都来不及。比喻来势凶猛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 >> 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六韬·龙韬·军势》:“疾雷不及掩耳,迅电不及瞑目。”

心术不端

成语拼音

xīn shù bù duān

成语解释

心地不正派;居心不良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好笑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,却忘了贫贱的时节,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,这是他心术不端处。”

无大不大

成语拼音

wú dà bù dà

成语解释

指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8回:“这仇用不着你报,早有一位天大地大,无大不大的盖世英雄,替你报了仇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