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草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霜行草宿

成语拼音

shuāng xíng cǎo xiǔ

成语解释

指在霜露中行走,草野中息宿。形容奔波劳苦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孝义传·孙法宗》:“单身勤苦,霜行草宿,营办棺惇,造立冢墓,葬送母兄,俭而有礼。”

铜驼草莽

成语拼音

tóng tuó cǎo mǎ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。同“铜驼荆棘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促晤》:“顾不得宗社丘墟,铜驼草莽。”

风驰草靡

成语拼音

fēng chí cǎo mǐ

成语解释

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。同“风行草靡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温大雅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卷二:“敦煌公至盩厔,所过诸县及诸贼界,莫不风驰草靡,裹粮卷甲,唯命是从。”

风行草靡

成语拼音

fēng xíng cǎo mí

成语解释

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麾旆所临,风行草靡,神算所指,龙举云属。”

三顾草庐

成语拼音

sān gù cǎo lú

成语解释

刘备为请诸葛亮,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。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。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。同“草庐三顾”。 >> 三顾草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 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如泣草芥

成语拼音

rú qì cǎo jiè

成语解释

芥:小草。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。形容毫不在意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