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充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7

汗牛充屋

成语拼音

hàn niú chōng wū

成语解释

形容藏书非常多。同“汗牛充栋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方东树《〈切问斋文抄〉书后》:“非要非玄,而冗长并录,是《书》不止百篇,《诗》不止三百。非惟汗牛充屋,不能尽载,且适以罔道迷人。”

漏脯充饥

成语拼音

lòu fǔ chōng jī

成语解释

漏脯:挂在檐下风干的肉,因屋漏沾水而有毒。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。比喻只顾眼前,不管后果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扑子·嘉遯》:“咀漏脯以充饥,酣鸩酒以止渴也。”

备位充数

成语拼音

bèi wèi chōng shù

成语解释

备位:如同尸位,意即徒在其位,不能尽职;充数: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。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吾尝备位将相,年逾六十矣。”《晏子春秋·谏下》:“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,托曰:‘负郭之民贱妾,请有道于相国,不胜其欲,愿得充数乎下陈。’”

函盖充周

成语拼音

hán gài chōng zhōu

成语解释

指包容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〈野香亭诗集〉序》:“先生于书,无所不读,函盖充周,不见涯涘。”

褎如充耳

成语拼音

yòu rú chōng ěr

成语解释

褎:常带笑容。面带笑容,塞耳不闻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

食不充口

成语拼音

shí bù chōng kǒu

成语解释

不能吃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艰难困苦。同“食不餬口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无那晚夕的。”

裒如充耳

成语拼音

yòu rú chōng ěr

成语解释

衣着华丽,塞耳不闻。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:“向者累请于公城守,裒如充耳。今欲为于国亡势去之余,亦已知其难矣。”

食不充肠

成语拼音

shí bù chōng cháng

成语解释

见“食不充饥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同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臣八岁丧父,家贫无业,母兄乞丐以供资养,衣不布体,食不充肠,幼学之年不蒙师训。”

振鹭充庭

成语拼音

zhèn lù chōng tíng

成语解释

振鹭:振动翅膀的白鹭。白鹭群飞,集于庭中。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,朝廷人才济济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振鹭之声充庭,鸿鸾之党渐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