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除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斩草除根

成语拼音

zhǎn cǎo chú gēn

成语解释

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再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 >>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北齐·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若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
为民除害

成语拼音

wèi mín chú hài

成语解释

替百姓除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丞相衔奉国威,为民除害,元恶大憝,心当枭夷。”

讨逆除暴

成语拼音

tǎo nì chú bào

成语解释

讨:征伐。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所以讨逆除暴,成功济务,宁宗庙社稷,致天下之福,不可废也。”

清宫除道

成语拼音

qīng gōng chú dào

成语解释

清、除:洒水扫除;宫:古代房屋的通称。打扫房屋和道路。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将说楚王,路过洛阳,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。”

禁乱除暴

成语拼音

jìn luàn chú bào

成语解释

禁:制止;乱:混乱;暴:强暴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复仇或问》:“诸凡国法所不及加,与有司所不得而执者,不许其复仇,则无以禁乱除暴也,”

进利除害

成语拼音

jìn lì chú hài

成语解释

犹言兴利除害。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,除去各种弊端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夫欲追速致远,不知任王良;欲进利除害,不知任贤能,此则不知类之患也。”

祛蠹除奸

成语拼音

qū dù chú jiān

成语解释

驱除祸害,消除奸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6卷:“且说李御史到了福建,巡历地方,祛蠹除奸,雷厉风行,且是做得利害。”

禁奸除猾

成语拼音

jìn jiān chú huá

成语解释

禁:禁止;猾:狡猾。禁止清除奸险狡猾之人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无禁奸除猾之志,肆残虐幼贱之心。”

兴利除弊

成语拼音

xīng lì chú bì

成语解释

弊:害处,坏处。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,除去各种弊端。 >> 兴利除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为民兴利除害,正民之德。”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,不为生事。”

剪恶除奸

成语拼音

jiǎn è chú jiān

成语解释

剪、除:扫除。扫除恶人与奸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0回:“似你我行侠尚义,理应济困扶危,剪恶除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