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出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当场出丑

成语拼音

dāng chǎng chū chǒu

成语解释

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,丢脸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徐霖《绣襦记·教唱莲花》:“自古道宁分数斗,莫增一口。你今休怪,当场出丑。”

拔萃出类

成语拼音

bá cuì chū lèi

成语解释

同“出类拔萃”。指高出众人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

一麾出守

成语拼音

yī huī chū shǒu

成语解释

原指阮咸受排挤,而出为始平太守。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五君咏》:“屡荐不入官,一麾乃出守。”

入死出生

成语拼音

rù sǐ chū shē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冒着生命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》第八卷:“某经历海洋五十年,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!”

纵虎出柙

成语拼音

zòng hǔ chū xiá

成语解释

放虎出笼。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,贻患无穷。

成语出处

《续资治通鉴·元泰定帝泰定元年》:“辽王托克托,乘国有隙,诛屠骨肉……如令归藩,臂之纵虎出柙。”

小德出入

成语拼音

xiǎo dé chū rù

成语解释

小德:小节;出入:偏离标准。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

求忠出孝

成语拼音

qiú zhōng chū xiào

成语解释

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

成语出处

语本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夫国以简贤为务,贤以孝行为首。孔子曰:‘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

河不出图

成语拼音

hé bù chū tú

成语解释

河:指黄河。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。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,黄河便出现河图。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。指时当乱世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。”

拔萃出群

成语拼音

bá cuì chū qún

成语解释

拔:超出。萃:原谓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,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。超出一般,在众人之上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释诲》:“曾不能拔萃出群,扬芳飞文,登天庭,序彝伦,扫六合之秽。”

抱瓮出灌

成语拼音

bào wèng chū guàn

成语解释

抱着水瓮去灌溉。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凿隧而入井,抱瓮而出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