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胆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7:11

色厉胆薄

成语拼音

sè lì dǎn bó

成语解释

色:神色。厉:严厉、凶猛。薄:脆弱。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袁绍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;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:非英雄也。”

气粗胆壮

成语拼音

qì cū dǎn zhuàng

成语解释

气:气势。气势大,胆子壮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九首:“然枚独气粗胆壮,而奋然治具者,恰别有说焉。”

魂飞胆颤

成语拼音

hún fēi dǎn ch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22回:“正有些心虚,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,二人惊得毛骨悚然,魂飞胆颤,大叫有鬼,戒尺乱打。”

心惊胆怕

成语拼音

xīn jīng dǎn pà

成语解释

内心惊惧害怕

成语出处

元·狄君厚《介子推》第三折:“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,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。”

心惊胆丧

成语拼音

xīn jīng dǎn sàng

成语解释

内心惊惧害怕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寇逸》:“忽听喊声来,心惊胆丧,急急奔离天罗地网。”

心寒胆落

成语拼音

xīn hán dǎn luò

成语解释

形容十分惊恐。同“心寒胆战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楔子:“每每怀藏袖中,携之出入,以此在朝官员,见俺无不心寒胆落。”

魂飞胆丧

成语拼音

hún fēi dǎn s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4回:“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,遥望水陆路上,旌旗蔽日,船马相连,吓得魂消胆丧。”

气消胆夺

成语拼音

qì xiāo dǎn duó

成语解释

形容畏惧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贼臣传·侯景》:“初,景之围台城,援军三十万,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。”

魂飞胆落

成语拼音

hún fēi dǎn luò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回顾元营,火光四起,愈觉得魂飞胆落。”

魂飞胆战

成语拼音

hún fēi dǎn zh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言集·难陀出家缘起》:“怕怖莫知为计,魂飞胆战心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