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疑邻盗斧

成语拼音

yí lín dào fǔ

成语解释

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>> 疑邻盗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斧也;颜色,窃斧也;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也。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

掩耳盗钟

成语拼音

yǎn ěr dào zhōng

成语解释

捂住耳朵偷钟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锺者,欲负而走。则锺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锺怳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
要利盗名

成语拼音

yāo lì dào míng

成语解释

要:通“邀”。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论语辨惑》:“盖其心术不谨,趋向一差,则要利盗名,文奸济恶,皆学之力也。”

偷鸡盗狗

成语拼音

tōu jī dào gǒu

成语解释

指偷窃的行为。也指不正经的勾当。同“偷鸡摸狗”。 >> 偷鸡盗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小人如今在此,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,几时是了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六回

窃钩盗国

成语拼音

qiè gōu dào guó

成语解释

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。讽刺小盗被杀、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

成语出处

廖仲恺《有感》:“窃钩盗国将谁咎?扃鐍缄滕只自欺。”

塞耳盗锺

成语拼音

sè ěr dào zhōng

成语解释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不可負,以椎毁之,鍾况然有音,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后因以“塞耳盜鍾”比喻自欺欺人,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。《魏书·尒朱荣传》:“惟欲指影以行權,假形而弄詔,此則掩眼捕雀,塞耳盜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