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3

天南地北

成语拼音

tiān nán dì běi

成语解释

一在天之南,一在地之北。形容地区各不相同。也形容距离极远。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迈陂塘》词:“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”

天覆地载

成语拼音

tiān fù dì zǎi

成语解释

覆:盖;载:承受。象天覆盖万物,地承受一切一样。比喻范围极广大。也比喻恩泽深厚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。”《管子·心术下》:“是故圣人若天然,无私覆也;若地然,无私载也。”

天成地平

成语拼音

tiān chéng dì píng

成语解释

成:成功;平:治平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’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
天荒地老

成语拼音

tiān huāng dì lǎo

成语解释

指经历的时间极久。 >> 天荒地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”

天开地辟

成语拼音

tiān kāi dì pì

成语解释

犹言开天辟地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晋祠》诗:“天开地辟真主出,犹须再驾方凯旋。”宋·洪适《奉礼歌》:“斗转参横将旦,天开地辟如春。”元·刘致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天开地辟由盘古,人物才分下土。”

天崩地裂

成语拼音

tiān bēng dì liè

成语解释

象天塌下、地裂开那样。比喻重大的事变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。”

天遥地远

成语拼音

tiān yáo dì yuǎn

成语解释

形容极其高远

成语出处

宋·赵佶《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》词:“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?”

天崩地坼

成语拼音

tiān bēng dì chè

成语解释

崩:倒塌;坼:裂开。象天塌下、地裂开那样。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 >> 天崩地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。”

山崩地陷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dì xiàn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倒,大地塌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四回:“忽然一声响,如山崩地陷,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