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3

山崩地塌

成语拼音

shān bēng dì tā

成语解释

山岳崩倒,大地塌陷。同“山崩地陷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》:“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,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。”

方寸地

成语拼音

fāng cùn dì

成语解释

原指很小的地方,借指心

成语出处

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六卷:“俗语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’。指心而言也。”

天奇地怪

成语拼音

tiān qí dì guài

成语解释

怪:奇异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黄婆》:“此事前所未闻,是知穷荒绝数,天奇地怪,亦何所不有。”

天灾地妖

成语拼音

tiān zāi dì yāo

成语解释

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五仪》:“存亡祸福,皆己而已,天灾地妖,不能加也。”

惊天地,泣鬼神

成语拼音

jīng tiān dì,qì guǐ shén

成语解释

使天地为之震惊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烈妇周氏墓表》:“然则匹妇虽微,及其精诚所激,往往动天地,泣鬼神,何可忽也?”

感天地,动鬼神

成语拼音

gǎn tiān dì,dòng guǐ shén

成语解释

感:感动。感动天地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陈苇庵年伯诗序》:“向令风雅而不变,则诗为之道,狭隘而不及情,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?”

天长地远

成语拼音

tiān cháng dì yuǎn

成语解释

跟天和地存在的久远。形容时间悠久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辙《息壤》:“天长地远莽无极,虽有缺壤谁能皗。”

天知地知

成语拼音

tiān zhī dì zhī

成语解释

天知道,地知道。指人人都知道。亦指只有天知道,地知道,没有别人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梓《敬德不服老》第三折:“你须知咱名讳,尽忠心天知地知。”

感天地,泣鬼神

成语拼音

gǎn tiān dì,qì guǐ shén

成语解释

感:感动;泣:哭泣。感动天地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7回:“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,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,感天地,泣鬼神,才扶到凌烟阁里,与了俎豆,叫他飨哩。”

天翻地复

成语拼音

tiān fān dì fù

成语解释

复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。也形容闹得很凶。 >> 天翻地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天翻地覆谁得知?如今正南看北斗。 唐·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六